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化艺术发源地之一,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源远流长。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
自秦朝蒙恬将军研制而成后,世代相传,制笔历史已有两千二百余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爱用汝阳刘毛笔,挥洒之间,觉此笔洒脱流畅,婉转自如,书写《黄庭经》后连称“妙笔、妙笔”。汝阳刘毛笔故有“羲之妙笔“之说,汝阳刘也因此得名”妙笔之乡”。
汝阳刘毛笔的制作主要表现在笔头的用毛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各类毛笔的制作都须经过选料、除脂、配料、挂绳等工序。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制作毛笔头的主要原料,通常分为狼毫、羊毫、紫毫、石獾等。汝阳刘传统工艺制笔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三义”“四德”的追求。“三义”是指笔要达到“精、纯、美”。“精”指百余道工序的操作都一丝不苟;“纯”指选材料严格细腻;“美”指笔头形、色及与之相配的笔杆、刻字、装潢等高度完美统一。“四德”为“尖、齐、圆、健”。所谓“尖”,是指笔锋尖如锥状不开叉,利于点撇钩捺;“齐”是指笔毛垂直整齐,散开后顶端平齐划一,使吸墨饱满,吐墨均匀;“圆”是指笔头浑圆匀称,不凹不凸,使书写婉转自如;“健”是指笔毛健挺,书写时收放自如,富有弹性,收笔后笔头恢复锥状如初,且笔毛经久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