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材料价格 -> 大连  
  • 中国钢市的下一场及时雨何时降下,2012
  • 大连 发布日期:[2012-03-20]
  • dbzz.net【东北制造网冶金】中国的钢材价格是不是已经到了降无可降的底部?从成本上来看,确实没有多少空间了;同时,不论是钢厂、还是贸易商、代理商也厌倦了持续数月低迷不堪的行情,在心理上存在着强烈的挺涨意愿,如此一来,一旦外界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钢价就会像个炮竹一样,一点就着,但是随着市场的冷静及天气再次阴雨来袭,反弹行情立马打断,笔者在想,后期钢市的下一嘲及时雨”又会是什么、何时能够降下来呢?

        在上周周初,全国天气突然短暂晴好,钢价立马在各种虚伪的炒作声中生生上扬,部分地区甚至在短短两天内涨幅超过百元,中国钢铁现货网相关分析人员当时就谨慎的提出,本轮钢价上涨炒作成本太大,市场主观拉涨占据主位,需求基本面没有根本性的好转,终端采购者在市场上晃动的身影并不多,多是熟面孔的中间交易为主,上涨行情“昙花一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果不其然,进入上周四后,当两会结束,各种利空消息来袭,瞬间浇灭市场那颗短时内燃烧起来的激情,钢价再次进入弱势调整通道,中间需求也开始缩回了高昂的头颅,估计是躲回去舔舐冲动造成的伤口去了。温家宝总理的一句“房价远还没有达到合理价位”,让整个市场剧烈的颤抖起来,翘首以盼两会能带来利好消息的市场在面对今后房控政策一定会持续严控的上层回复后,先是股市、期货市场大肆回落,然后引发现货市场焦虑情绪重现;市场普遍对后期钢价走势持看空态度,停涨的、高位回调的,忙得不亦乐乎,纷纷补救前两天的鲁莽行为。

        目前市场再传央行调准窗口临近,但根据规律,市场传言,到真正调准,保守估计也是2个月以后,所以说现在研究这个,时间上来看为时过早;就笔者来看,眼下钢市最有可能的“及时雨”不是资金面的宽松与否,也不是钢厂的调价政策;而是期盼数月的终端需求释放。

        需求什么时候释放?难道说现阶段就没有需求了吗,这话显然不对,下游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大小的问题,面对将近1900万吨的高位钢材库存,眼下这些时有时无的小批量需求,显然无法撼动市场的大盘,加上市场上利空始终占据主导位置,也难以推动钢价大幅回升,再者,两个月以来的阴雨天气,始终是抑制钢材下游需求释放的最大障碍,作为需钢的最大用户—户外工程得靠天吃饭,长期的下雨,使得户外工程难以开展,与其说我们在等待需求,还不如直白的讲在等待老天爷放晴。

        否则天气时好时坏,除了引起钢价反复震荡之外,只能让下游行业的采购计划疑虑更重;从时间上来看,3月份已过的时间内,尽管需求并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但整体钢价的走向却基本和此前的判断一致,钢价止跌回稳,震荡上扬,在钢厂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战战兢兢地实现了,当然,钢材的去库存化还是未能开启。

        但是,笔者认为,尽管温总理在两会的最后一天抛出房地产行业调控不会放松的重磅炸弹,但根据以往市场的实际发展,这不会太大的影响建筑行业钢材刚需,1~2月份的房地产投资并未大幅缩减,同时到4月份后,保障房项目的新工程也将陆续完成程序上的审批进入实质性的施工阶段,加上一旦天气真正好转后,去年留下的十数万亿的各项在建工程还得继续开工,需求释放是早晚的事情。

        目前来说,市场要做的是,调整好自身的库存结构,稳定保持出货状态,而不是像某些势力强大的大户一样,钢价上涨就惜售待涨,人为破坏市场结构,钢价回落时又放仓下行;在需求没有达到一定量的释放,目前市场上的那点流动资金,很难在整盘水池里引起大的水花。稳定点,等待市场释放,保持一颗心态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