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产品 -> 医药卫生 -> 医疗设备器  
二代椎间孔镜技术交流
| 详细信息  
关键字:疼痛,椎间孔镜,椎间盘,臭氧
dbzz


想把自己关于脊柱微创技术的一些感受和大家交流交流。

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气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射频消融、臭氧靶点、水刀等微创介入的治疗手段应运而生,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有着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的治疗缺陷;这时后路椎间盘镜(MED)也被引入临床,但是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那么如何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并满足患者的就医要求呢?
    
经皮切吸(PLD)虽然不能直接处理突出的髓核,但它是很多技术的基础,如杨式镜及后来的椎间孔镜等,所以就不得不提。PLD从技术层来说,还是强于我前文提到的熔盘、射频等,毕竟PLD的可扩展性强。
     PLD
至今不仅没有淘汰,还发展得不错。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在PLD的基础上使用了内窥镜,最早是使用关节镜,这种镜子能清晰的观察盘内髓核,但不能通过镜子取出髓核。这种技术称为侧路椎间盘镜。
    
后来有人用同轴内窥镜代替关节镜,采用PLD相似的穿刺途径,能在镜下取出盘内髓核。典型的代表是杨式镜(YESS)。由于杨氏镜也不能真正的很好的摘除突出的髓核,所以这种技术似乎还是昙花一现。
    
比较可观性的脊柱微创技术是后路椎间盘镜(MED)的出现。MED手术切口约20mm,能全程监控手术,相当于“开刀的缩小”。MED在上个世纪末曾经较为盛行,后来由于不能很好的处理椎管内出血等多方面原因就逐步淡出市场。
    
本世纪初,吸收了PLDYESS优点的另一种侧路镜技术开始流行了,人们称为椎间孔镜PELD)。椎间孔镜技术在YESS的基础上增大了内窥镜直径,增大了器械通道,这样就使得和PLD类似的技术也能处理突出的髓核了。最大的优点还在于PELD同时引进了双极射频对突出物进行消融和止血。提斯椎间孔镜增加内窥镜直径带来的风险是必须进行椎间关节打磨,这就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确定性。
    
针镜椎间孔镜技术在提斯椎间孔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进,在器械通道不变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新技术、新材料有效的降低了内窥镜直径,这样就使得椎间孔镜技术近乎趋于完美了,我们称为二代椎间孔镜CTED)。

相比第一代椎间孔镜,二代椎间孔镜以其创伤更小、操作通道更大、纤维材质镜片更持久耐用、通道外径更小有效避免了一代环锯盲目打孔的弊端、独具耐臭氧通道杜绝术后感染及水肿等九大优势护航,有效减少和杜绝了患者术后并发症,使患者疗效更好,恢复更快,大大保护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安全系统的提高,使手术操作风险更小,让医生操作更简单便捷,让患者更放心。
    
二代椎间孔镜系统增加了对脊柱后路的支持,改进了黄韧带钳、后路工作套管等,将MEDPELD技术进行了很好的整合。即克服了提斯椎间孔镜进入椎间孔难,穿刺L5/S1间隙难,需要打磨关节、易伤及椎动脉血管,不能治疗椎管狭窄等缺点;也克服了后路椎间盘(MED)损伤大,椎管内无法止血等缺点。

脊柱微创治疗的“黄金标准”、脊柱微创的终极疗法---第二代椎间孔镜技术,创伤仅为5.5mm直接准确地摘除突出髓核+可调多角度双极射频电极能不发热直接消融髓核、修复破裂的纤维环、彻底解除液状髓核溢出+术后通过特制耐臭氧通道进行臭氧注射瞬间解除神经根的水肿和无菌性炎症,并能有效预防术后椎间盘感染,从而彻底解决临床症状,满足患者需求。

 活跃产品   在这显示|更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