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海水淡化设备,海水淡化装置,海水淡化原理,海水淡化技术,小型海水淡化设备,苏州海水淡化 dbzz水资源现状及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这一共同问题。虽然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水储量的97%为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又有77%分布在两极及高山冰川,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地球上水储量的0.7%。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中国也是严重缺水国家之一。目前在中国有近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14个城市严重缺水,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及沿海地区。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远距离甚至跨区域调水固然能解决部分地区的燃眉之急,但是调水并不能增加水资源总量,而且投资越来越高。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经济、有效且具有长远意义的解决途径已成了当务之急。作为物质形态的水,地球上并不缺乏,例如海水。如果能把海水通过有效的、经济可行的技术手段变成淡水,人类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全世界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海水或苦咸水淡化技术取得淡水。据统计,海水淡化系统与生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亚洲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尼与中国等也都积极发展或应用海水淡化做为替代水源,以增加自主水源的数量。 目前世界上已商业化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发工艺和反渗透工艺。由于膜以及相应配套技术的发展,吨淡水成本已经大大降低,用反渗透法进行淡化海水,解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已经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向浩瀚的海洋汲取淡水,不仅能解决淡水总量的短缺,而且具有开辟新的永久性淡水来源的意义。但中国的海水淡化设备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在工艺设计、设备整体性能、维护费用、产水成本及电耗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华德公司愿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