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五金制品行业年产值达万亿元 转型升级成重点
  • 发表日期:[2014-09-02]

  • dbzz.net

      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获悉,过去被称作“小五金”的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年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到2013年底统计,五金行业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年出口额年出口额高达877亿美元,行业保持了年6-8%的出口增长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万家。我国已建成各类五金产业集群46个,总产值超过了2300亿元,并保持了年10%以上的增长。

      新当选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石僧兰在做新一届工作报告时表示,第五届理事会将继续引领行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加快转型,未来5年工作重点是引导行业走调整、转型、升级、创新、质优、节能、环保、安全的发展之路,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据分析,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五金行业的影响仍在,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的五金制造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一是行业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弱化,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终端客户的软肋将更加突出;二是目前生产方式如不转变,将面临更多贸易摩擦和反倾销;三是国外从技术壁垒、贸易壁垒转向品牌壁垒。石僧兰表示,在国内,当前五金行业正处“三期叠加”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特别是行业面临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等成本上升,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品牌建设仍是近期的重中之重。

      据悉,五金制品行业十一大类产品设计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设计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要挖掘行业发展潜力,行业内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仍需加快转变,石僧兰表示。

      可喜的是,在全国数万家五金制品企业当中,不少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了品质、装备、技术和研发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了有品牌、有质量、有档次的行业中坚力量。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将进一步加快以高新技术、特别是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进一步推进行业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业融合”的深度结合,持续纵深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速度。继续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低成本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出口以“OEM”贴牌生产为主向逐步提高自主品牌比重的“五大转型”。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8月1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石僧兰当选理事长,张东立担任执行理事长,金立新、吕基英、柳润峰、孟凡波当选为专职副理事长,金立新兼任秘书长。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等副理事长单位57家,选举产生理事单位261家。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工作,提升了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国内外影响力。全行业年产值由8000亿元上升到1万亿元,年出口额由503亿美元上升到877亿美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万家,安置就业达2000多万人。另据统计,2013年我国五金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了2300亿元,近几年来,产业集群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目前,我国已有46个五金产业集群。

      石僧兰在向大会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思路报告时表示,第五届理事会将继续引导行业走调整、转型、升级、创新、质优、节能、环保、安全的发展之路,做好“两化融合”和“两业融合”,分门别类做好品牌建设工作,促进产业集权的集约化发展,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及做好协会自身建设,做好服务等方面更广更深的开展工作。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正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杜同和、陶小年、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副主任张涛、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高延敏等领导亲自到会,步正发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为五金制品行业改革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要始终坚持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引领行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综合政策水平,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增强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中国五金制品行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互联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