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的煤化工产业迎来政策收紧。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遏制煤化工产业过热发展,并将西部煤化工项目全部踢出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此消息一经发布,即刻引起广泛关注,似乎给刚刚出现政策松动的煤化工产业带来不小打击。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闻风而动,纷纷撤离煤化工产业领域。
不得不说,自从2011年年底煤价行情走低以来,国内煤炭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价结束“黄金十年”,煤老板风光不再,煤企严重亏损,转行发展附加值更高的煤化工产业成为煤企共识,在我市就有这样的企业。
其实,煤化工产业自发展起步时,就因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的“三高”环保弊端而饱受诟病。近年,中央下发了大量煤化工项目上马的“路条”。有人不禁要问:对污染严重的煤化工产业来说,企业逐利而入尚好理解,国家为什么也鼓励发展煤化工产业呢?
说到底,国家鼓励发展煤化工产业还要回归到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布局。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22%,而石油、天然气的这一比例总和不足6%。可以说,煤炭是我国最丰富的能源资源。而在我国石油、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量的油气进口让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情况下,发展煤化工产业,通过煤制油、煤制气发展弥补我国油气资源严重不足的窘局成为现实选择。
据了解,煤化工产业细分为传统煤化工产业和新型煤化工产业。传统煤化工产业主要涉及煤焦化、煤制电石以及合成氨。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发展较早,就目前市场容量而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传统煤化工生产国家。
虽然目前国家将煤化工产业认定为属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产业领域,并由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遏制煤化工产业过热发展,但实际上,国家还是区别对待煤化工产业的。
传统煤化工产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新型煤化工产业仍有发展前景,有的甚至还在示范阶段,并没有产业化。因此,国家并未“一刀切”,“堵死”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之路。这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企业意欲在煤化工产业实现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升级是唯一出路。
(来源:机经网)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