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空气能热泵冷暖革命和通往未来之路
  • 发表日期:[2010-04-28]

  • dbzz.net

        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及冰蓄冷空调系统等新型空调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上海世博中又一重要的环保亮点,这将毫无悬念地对新型空调技术的广泛普及起到良好示范效应,并推动新型空调技术不断创新。不难预见,在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及中央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新型空调技术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中得到快速膨胀和发展。

        新型空调技术在“世博地标”中的广泛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普及的催化剂。根据世博会规划,江水源及地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主要在3.22平方公里的世博围栏内的5个功能片区实现,减少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的综合能耗,缓解城市局部区域的“热岛”效应。此次世博会的几大“地标”??世博轴、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城市未来馆都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加江水源热泵系统及冰蓄冷空调系统,这将有助于新型空调技术在未来的几年中得到快速膨胀和发展。

        热泵技术和冰蓄冷技术是近年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型空调技术。在节能、低碳、环保的社会转型中,传统空调技术的变革,会使得各种节能设备和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我们尤其看好热泵空调技术和冰蓄冷空调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位再生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资源的耗散速度,也是合理利用高位能的典范,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非凡。近年来,中国热泵行业开始从导入期转入成长期。热泵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能源紧张使得热泵节能优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与多方力量的加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有很大关系。

        冰蓄冷技术主要为了平衡电网的昼夜峰谷差,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向蓄冰设备蓄得冷量,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释放其蓄得的冷量,减少电力高峰时段制冷设备的电力消耗,是电力部门“削峰填谷”的最佳途径。冰蓄冷空调可以解决日益尖锐的用电矛盾。目前国内有许多城市的电力部门都适时推出了分时电价结构和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可以降低运行费用,以鼓励人们使用蓄冰空调。蓄冰空调比常规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我们认为在中国大力发展冰蓄冷空调业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在新型空调技术领域,我们推荐的上市公司包括:汉钟精机、双良股份、烟台冰轮、大冷股份,并建议关注同方股份。

        2010年世博会,最大的汽车展台并非占地6000平方米的上汽??通用汽车馆,而是处处充满着“零排放”和“低排放”环保交通工具的世博园区和      作为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在交通方面倾力展现清洁能源车辆在“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中广泛应用。超过7000万的观众带来直面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体验;这种观众实地零距离的体验和来自内心的认同,无疑是政策支持外更有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源动力!

        清洁能源汽车预示着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届世博会汽车馆以“科技与未来的革新理念”为宗旨,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移动系统”的构思。无论是馆内发布的EN-V概念车、雪佛兰Equinox氢燃料电池车、雪佛兰Volt增强型电动车,还是运营在世博园内及上海城区的多种电动汽车,均向观众展现电动汽车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

        世博会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并刺激了行业需求。世博会带来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的订单,并通过招标形式促进行业内各企业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十余个企业、四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得以运行;而其在上海城区的试运行、世博会结束之后进入公交领域等的规划,都极大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在公用领域大规模运用的需求。

      作为新的支柱产业,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推动产业链条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从上游的稀土、碳酸锂、永磁体等基础材料的生产,到锂电池、超级电容、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部件的研发,再到高效节能电机、驱动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覆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控制等多个新兴行业,能有效地拉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看好电动汽车产业链未来的投资机会,根据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梳理,我们推荐:

        1)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包钢稀土、西藏矿业、中科三环;

        2)电池类企业:中信国安、科力远、中炬高新、同济科技、复星医药;

        3)高效电机生产企业:万向钱潮、大洋电机、中国南车、宁波韵升;

        4)整车生产企业:曙光股份、中通客车、上海汽车、安凯客车;

        5)汽车充电网络企业:国电南瑞。

        建议重点关注曙光股份、国电南瑞、万向钱潮、包钢稀土。

    (来源:网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