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我国阀门市场正面临国外阀门厂商的竞争
  • 发表日期:[2010-03-23]

  • dbzz.net

       工信部日前发布《加强汽车质量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严格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进一步完善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

        工信部表示要加强汽车行业安全和节能环保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以先进、科学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促进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大新标准的宣贯力度,建立国内外汽车行业标准法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

        工信部指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建立汽车产品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实施对汽车产品质量信息动态管理,把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作为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外,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加强汽车产品售后服务。

        
     3、国外旋塞阀着进入wto,我国阀门市场正面临国外阀门厂商的竞争,从国外进口的阀门数额将有较大的增长,同时,中国的中、低档阀门产品,出品会有更大闸阀。(1)发达国家将从我国购买阀门进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需从我国购买的阀门,主要为api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等。(2)中东、伊拉克等国,油田、管疏水阀被毁从我国进口石油系统及管线用阀:中东、伊拉克等国需从我国进口的石油系统用阀主要为闸阀、截止阀、止回阀、长输管线主要为平板阀和球阀。(3)常规的进出口公司需购买一般的通用阀门:这类通用阀门从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居多。

        目前,国内外阀门市场竞争很剧烈,尤其是国内市场,国营企业与乡镇企业和民营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加之其购买力的相对减弱,使一些阀门企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同时,国外市场的一些机会,也导致国内企业为了生存去努力开拓。借美国对中东伊拉克、伊朗制裁的机会和出口形势的看好,我国质量较高、价格较廉的阀门产品,很容易打入中东市场、出口到发达国家。因此,所有的阀门企业,应抓住机会,针对国内外阀门市场的需求,拓展市场,增加出口,以求发展。三、国内应开发的阀门新产品阀门产品的开发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来发展。我国“十五”经济建设的重点是能源、农业、环保工业和城建,也就是说,阀门产品的未来市场主要在电力、石化、化肥、环保和城建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待开发或正试制但还需提高质量的阀门产品主要为:1、高温、高压、锻造的先导式闸阀2、锻钢高压大口径截止阀3、锻钢高压大口径止回阀4、金属密封、油密封avdco阀5、全焊接全通径管线球阀6、升降杆式球阀7、大口径紧急切断蝶阀8、全焊接直埋式球阀9、高性能蝶阀(ans1b16.1046级,寿合达50万次以上10、先导式安全阀11、api6a平板闸阀12、api6achokt2s阀13、控制闪(调节阀)14、调节疏水阀15、成品油用撑开式软密封旋塞阀16、深海油田用(3000m以下海底)闸阀、球阀17、高压大口径上装式球阀18、氧化铝高压熔出用料浆阀19、天然气调节装置此外,阀门试验装置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目前,尽管我国阀门行业各生产厂家正逐步加大科研和开发力度,但产品技术上的落伍,使得竞争不得力,生产的阀门品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70%左右。短缺的低压大口径阀门及产需矛盾在品种和材质上的高中压阀门,还有上述待开发的新产品,都需要我们的阀门企业老研实、开发、拓展。市场的竞争,永远是优胜劣汰。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的更新,新品的开发,各牌的创立……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占场国内外市场的根基。

    (来源: 中国泵阀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