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三门峡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提速驶入“快车道”
  • 发表日期:[2013-08-08]

  • dbzz.net

      在陕县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十几辆自卸车排队守候在生产流水线旁,等待进入工位完成工序。厂房里的机鸣声、敲击声、电焊声,声声入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停车场上,矿山劲霸等系列产品排成汽车阵,蔚为壮观;公司汽车主题公园项目正待时启动。

      在市区,三门峡速达电动汽车科技公司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生产厂区初显轮廓。7月4日,3辆全新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正式下线;7月底,第二批4辆试验样车交付试车运行。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把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三门峡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国内知名的专用车及纯电动汽车制造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一个令人瞩目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支撑的战略性产业,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核心产业。

      我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跳出资源“陷阱”,建设生态、环保、绿色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标志着三门峡在实施“四大一高”战略,特别是推进“一高两化”,加快转型发展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近年,市委、市政府把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而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集中要素资源予以扶持,为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装备制造业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发展最快、创新能力最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骏通公司已成为中西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装备民营生产企业,汽车单产跃居全国首位,拥有年产分别达到1万辆的自卸车、半挂车、罐式车生产线各1条,年产2万辆的节能型矿山运输车生产线即将建成投产,其产品远销山西、陕西等全国近30个省区,并批量出口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该公司销售专用车1.5万台,销售收入12亿元;汽车出口1487辆,货值近7000万美元。

      作为我市汽车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千亿元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骏通公司远景规划令人振奋。加快推进年产各1万辆的起重举升类专用车、多轮驱动专用车、环卫作业类专用车等项目,规划项目面积3至5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产能10万辆、产值350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实现税收30亿元以上的专用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英国多轮驱动高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占地600亩的汽车起动机项目正在施工,2014年投入大规模生产;作为陕县汽车产业园的“龙头”,骏通公司正在计划建设汽车主题公园,即一座汽车城市,形成一个集汽车制造、销售、维修、消费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在三门峡建设以速达公司为骨干的豫西纯电动轿车生产基地,早已列入《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速达公司自主研发了发动机增氧调压节能装置,完全掌握了纯电动汽车驱动再生制动控制器、内置式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三大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2012年4月21日,速达公司第一辆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精彩亮相,标志着该公司已经具备设计能力和装配能力。

      目前,速达公司年产50万套配套核心零部件及20万辆速达牌电动轿车项目已列入省重大建设项目,是河南省实现新一轮汽车工业竞争“弯道超车”战略和三门峡市实施“四大一高”战略的重点工程。达产后,该公司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56亿元、年缴税40亿元,间接实现产值800余亿元、利税150余亿元,吸纳2万余名工人就业。7月初,该公司创下两个全国第一、全新设计开发下线的3辆纯电动汽车,设计时速均超过150公里,续航里程260公里以上。这一优势无疑为我市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依托三门峡戴卡轮毂公司投资建设的三门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4亿元,投产后可达到年产500万只轮毂的能力,使三门峡戴卡轮毂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铝轮毂制造企业。此外,老牌企业豫西机床厂引进意大利技术生产的空气泵已开始运用到车辆上,还有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化工机械公司、新华水工机械公司、亿龙机械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使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专用汽车、纯电动汽车、轿车轮毂、化工机械等产品为主的产业基础。

      2012年,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工业增加值40.36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29.4%,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产业调整优化的引领者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就业和消费能力强。汽车行业能否率先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考验着三门峡人的智慧,又是三门峡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我市深入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突出“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壮大产业规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一重一轻”两大类汽车产品以及化工机械、精密量仪、水工机械等专业设备,着力提升零部件产业配套能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新格局。

      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促进转型发展,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打造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我市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以整带零”与“以零促整”相结合,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积极研发先进适用、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支持我市技术成熟、有竞争优势的产能向区外扩张,推动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整车和吸引专用汽车整车落户我市,带动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通过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形成本地配套优势和整车制造成本优势,促进整车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带动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并围绕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零部件企业,吸引整车企业进驻我市,形成整车与零部件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每一个园区都将成为一个经济支撑点,形成关联性,集聚合力,集群化发展。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依托速达公司等,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纯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陕县专用汽车产业园以骏通公司为龙头,积极引进整车生产企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专用汽车及其配套产业;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高档铝合金轿车轮毂、缸体、农机等产品;湖滨机电制造专业园区重点发展精密量仪、干燥设备、织针及制针设备等专用设备制造业。这几个园区辐射全市,又相互关联,形成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一产业集群必将成为带动和支撑我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到2015年,初步形成5至8家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特色装备制造产品群,全市专用汽车综合产能达到8万辆、产销5万辆以上;突破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技术,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纯电动汽车产能达到5万辆、产销2万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检测量仪行业在国内生产基地的地位,扩大和提高大型化工机械压力容器、大型电站设备、水工设备行业优势,再造数控机床在行业内的优势,力争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20年,规划重点项目77个,总投资336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031亿元、利税149亿元,使我市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集群总销售收入达到1181亿元。

      利用已经形成的发展基础,抢抓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大好机遇,吸引更多的项目入驻,三门峡打造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千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一定能变成现实。汇聚发展合力,凝聚美好愿景,三门峡汽车产业正阔步迈入发展新时代。

    (来源:西部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