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成为襄阳经济引擎
  • 发表日期:[2013-09-15]

  • dbzz.net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三个“军转民”试点城市之一,襄阳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加速推进军工技术民用化,抓住国家扶持大飞机、加快通用飞机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襄阳市的樊城区筹划建设了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并使其成为转变襄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刘英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告诉记者,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自2009年10月28日开园奠基以来,工业园区征迁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14.7亿元。通过建设,园区一期规划8平方公里,已形成 “四纵七横”的路网格局。二期樊西新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三条道路主体已竣工,其中10平方公里发展航空航天配套产业,10平方公里发展现代物流业,12平方公里发展汉江旅游观光带,园区道路主体架构基本形成。在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工信部将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批准为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军民结合)”。

      军民结合集聚 产业特色明显

      刘英军说: “把航空航天工业园作为襄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载体,园区重点引进航空航天及其配套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电气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军民结合型企业以及生产服务性产业。”目前,园区入园规模企业近百家,投资总额达450亿元,其中引进国字号企业7家,即航空工业集团、航天四院第42研究所、中国兵器集团、新兴际华集团、中铁十一局、汉江集团等,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省级研发中心7个,拥有专利达780项。

      初步形成以航宇公司、航天三沃、超卓航空、西航精工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群;以中铁十一局汉江重科、恒立重工、汉江碳化硅、合美机械、海鑫博耐特等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万洲电气、奥瑞那国际光子技术创新园、久制电子、建树生物科技为代表的电子电气产业集群。军民结合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态势良好。

      中航工业航空产业园一期商用飞机座椅项目已竣工,两条飞机座椅总装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惟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满足美国FAA适航标准和欧洲EASA适航标准的商用飞机座椅制造基地;航天四院高分子薄膜项目已有三条生产线正式生产。

      目标:2020年实现千亿园区

      在谈到下一步发展思路时,刘英军成竹在胸。他表示,到 “十二五”末,围绕航空航天主导产业、通用航空、智能装备、电子电气等军民结合特色产业培育50亿~100亿元企业2~3家,10亿~50亿元企业8~10家,一批过5亿元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00亿元,到2020年实现 “千亿园区”的奋斗目标。通过完善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产业整合发展,把园区打造成襄阳新型工业的优质名片和战略高地。

      通过加大协调力度,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园区所有路网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园区横向道路与市内主干道路贯通、入驻企业规划道路贯通,配套完善水、电、气、通讯等设施。坚持以航空航天产业核心,以军民结合为外延的产业定位,积极推动军民结合型项目技术对接,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利等优势,实现军民结合优势互补;严把企业入园关,加大对高新电子、新型材料等科技型、研发型企业的引进力度;尤其要加快航宇、航天42所项目入园进程,发挥两大公司的牵引、辐射作用,推动军民结合型企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凸显航空航天、军民结合产业特色。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首先对园区现有企业的研发技术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成立园区信息技术研发综合利用中心,实现园区人才、技术、设备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搭建航空航天相关产品试验检测平台,加快光电子、救生装备、节能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步伐。其次优化完善园区项目入驻、生产服务、劳动培训、人才交流等服务流程,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再次建立园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引入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兵装、新能源汽车、航天、高分数据开发应用等科技孵化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军民结合提速。再次重点做好两个产业的政策研究:航空航天产业政策研究 (包括通用航空、低空领域开放)和军民结合产业政策的研究。

      政府为入园企业保驾护航

      刘英军指出,建设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将航空航天工业园定位为国家级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航空航天相关领域高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区域航空航天旅游博览中心。打造以航空航天产业为龙头,以通用航空、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军民结合产业为支撑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多项加快园区跨越式发展的扶持政策:

      建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安排5000万元园区建设周转金,无息借给园区使用3年。重点扶持主导产业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入、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心城区企业搬迁入园等。

      分类给予贴息补助。对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企业,按项目实际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贷款贴息,贴息时间3年。单个项目补助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

      对成长型企业奖励。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50亿元且注册地和纳税地在襄阳、上缴税收增幅不低于当年全市平均增长水平的,分别给予企业主要负责人1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对承担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扶持资金总额的30%给予配套奖励。

      入园达标企业配套商住用地。2015年前对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可以按照统一规划,依法履行法定程序,配置一定数量的住宅用地,用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的,可配置土地50亩以内;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的可配置土地100亩以内。

      园区建设配套奖励。对成功引进园区主导产业领域内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全省100强企业落户,按企业投资规模5%配套奖励园区,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除此之外,园区管委会有一支优秀的服务团队, “严谨细致、认真用心”是园区干部的服务理念。实行项目立项建设等有关手续全程代办;入园项目明确包保领导和推进路线图;组建服务专班,提供服务经费,建立考核机制;每周对项目推进进度督办通报;每月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上墙公示;定期召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马上办,及时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来源:中国工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