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2015年山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1亿吨标煤
  • 发表日期:[2014-06-17]

  • dbzz.net

      能源资源大省如何实现低碳发展?近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的《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试图描绘出一个路线图。

      据悉,由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编制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一直没有出台,地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和发布上进展比较缓慢。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只有安徽、吉林和山西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规划。

      《规划》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即到2015年,山西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累计下降45%。

      “实际上,《规划》就相当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十三五’规划了。”山西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武东升解释,目前《规划》并没有提出碳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我们还在研究山西的碳排放何时能够达到峰值,确定峰值目标之后可以更好地倒逼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在煤炭(高碳)资源富集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山西做出了表率,其付出的努力和遭遇的利益羁绊是不可想像的,值得鼓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柴麒敏建议,山西在“十三五”应更加重视产业布局,早日摆脱资源魔咒,把高碳赚来钱用于低碳转型。

      设立每年2000万专项资金

      山西的《规划》的编制与发布比较早,这与其低碳转型压力比较大密切相关。

      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公开解释称,山西省是全国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省份之一。煤炭在山西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高达90%,非化石能源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约3%。因此,低碳发展是山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仅在规划的发布方面比较积极,而且在具体的组织工作方面也十分靠前。”武东升介绍,“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司之后,我们紧跟着在2009年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处。”

      武东升进一步介绍,山西在全国率先安排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每年拿出2000万专门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在2011年发布《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这是继青海之后我国第二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规章。

      “山西省在温室气体监测方面也步伐很快。山西省温室气体观测站网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太原、大同和临汾是三个城市已经建立了温室气体监测站,将为建立温室气体统计核算提供很好的基础。”武东升介绍,同时即将启动第二期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根据《规划》,山西提出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目标,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1亿吨标准煤。

      据报道,山西已经下发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分解的政策,已将总量分解目标落实到市、县级政府,纳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范围,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强化政府责任和政策导向作用。

      《规划》提出,要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冶金、焦化、建材、化工行业等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电能、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

      到2015年,山西省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实现燃气在民用领域全面替代燃煤,重点工业领域部分替代燃煤,设区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基本实现燃气化,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力争达到12%左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山西将以煤层气为重点,加快实施“气化山西”战略。具体而言,利用过境输气管道,争取天然气配额,稳步提高天然气利用规模,重点推进地面煤层气开发和井下瓦斯抽采,形成“河曲-保德、临县-兴县、永和-大宁-吉县、沁南、沁北、三交-柳林”六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基地,构建“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潞安矿区、西山矿区和离柳矿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园区。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山西应考虑将之与治理雾霾进行协同考虑,发改部门的政策和环保部门的政策要能够相互衔接。”国际自然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分析,山西的治霾压力也很大,尽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没有对山西提出控制煤炭消费的具体要求,但如何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仍然是山西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来源:全球五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