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雅加达目前聚集了3个汽车相关行业展会,经多次实地考察及调研,大致情况如下: 1. IIMS:每年7月份举行,到2011年已是第19届,该展以整车为主,不适合汽配企业参加。 2. INDOAUTOMOTIVE:每年8月份举行,2010年举办时间改为5月份。该展只有一个展馆,参展商主要为双轮车企业,规模和影响力不大。我司2008-2009年连续组织参加该展,但大多数企业认为该展在当地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目标买家不多。 3. INAPA:2009年为第一届,但第一届就比较成功,共吸引了202家展商、近10000名专业买家,展出面积近10000平方米。2011年该展分3个主题展会,分别是INAPA乘用车配件及附件展、IIBT商用车及零配件展、INABIKE摩托车、电动车及零配件展。届时,该展将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双轮车及其配件的综合性汽摩配展会。 2011年中国展团数据统计: 展出面积:毛展出面积33000平方米,比上年激增57.1%。 买家数量:来自全球37个国家的37100名买家,比上年增长52.6%。 展商总数:2011年,印尼INAPA展共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等21个国家的602家展商,展商数量也比上年激增了50%左右。 中国展商: 中国展商共153家,去上年增长了100%多。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国企业对该展表示满意,约三分之一的中国企业在展会结束后的一个月内预定了2012年的展位。 印尼汽摩配市场: 印尼是继泰国、马来西亚之后东南亚第三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东盟潜力最大的汽配市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多为日欧合资或独资企业;印尼汽车工业的基本策略是集中发展零部件产业;持续加强发展小型商用车(5吨以下)及摩托车产业;发展排气量在1500cc以下的微型汽车工业,并以此开拓微型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出口市场。 1997年印尼汽车产销量已超过35万辆,由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沉重打击,1998年汽车产销量急剧下降,当年汽车销售量只有5.8万辆; 2000年汽车销售量恢复到30万辆的水平;2004年汽车销售量为48.3万辆,同比增长36%,当年的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2005年汽车销售量为53万辆;2006年受到2005年10月印尼政府提高燃油价格的影响,汽车销售量仅为31.8万辆。2007年全国汽车销量43.2万辆,同比增长35.48%;2008年激增为61.5万辆,同比增长42.3%。 印尼国内汽车市场以日本品牌为主。日本汽车巨头在印尼建立了独资或合资的组装生产线,大部分零配件生产也已本地化;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其销售和维修网络已十分完善。与欧美汽车相比,日本车在性价比、售后服务及保养成本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以丰田、三菱、铃木、本田、尼桑等品牌为代表的日本汽车组装厂在印尼已经处于绝对统治地位。2006年,日本品牌汽车组装厂占据当地市场总量的90%,其中丰田为38.79%,三菱为14.75%,铃木为14.04%,本田为9.41%。 印尼人口2.2亿,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但汽车保有量不高,因而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印尼共有汽车厂13家,汽车零配件生产厂380家,年整车生产能力为7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企业也已瞄准印尼汽车市场。奇瑞(Cherry)、福田(Foton)、吉利(Geely)均在印尼投资。2009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下属的印尼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吉利集团将投资3000万美元开拓印尼汽车市场。 印尼的改装车市场也很大,改装市场主要为:音响改装、轮毂改装和外观改装。 印尼的潜力还体现在它是一个摩托车使用大国,从2001年开始印度尼西亚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100万辆,2008年国内销量是620万辆,而且还在增加。每年只要100万辆从两轮车换成四轮车,就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虽然日本品牌占据优势,但中国产嘉陵、力帆、天马等经过努力,也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印尼人酷爱动力性能较好的“非踏板”类摩托车。摩托车头盔需求也很大,95%的印尼人骑摩托车都带头盔,但印尼政府对头盔有认证要求。 |